作者: 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9-10-27
据江西新闻客户端讯(江西日报记者吕玉玺)“这里的景色太美了,三天都画不完。”10月19日至26日,江西艺术职业学院教师袁格林带着学生到上饶市广信区煌固镇塘里村写生基地,开展实践教学活动时,发出了如此赞叹。这次江西艺术职业学院60名师生,是塘里村扶贫写生基地迎来的首批客人。
塘里村由原塘里、田里、王皮三个村合并而成,是煌固镇最大的村,全村现有村民1351户7569人,人均耕地面积仅0.26亩,可利用资源少,是典型的集低山、丘陵村,也是省“十三五”贫困村,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89户627人。“村里虽然于2017年底实现了整村摘帽,要保证脱贫群众不返贫,就需要我们找到更多的办法来巩固脱贫成果。”塘里村党支部书记王达清说。
2018年10月,江西艺术职业学院与该村结成帮扶,并派驻综治办主任张学海担任该村驻村第一书记。张学海驻村后,立即深入贫困户家中走访,并与村“两委”班子一起积极探寻破解巩固提升脱贫质量的有效路径。
被成片丘陵包围的塘里村,自然环境十分优美,月牙型的古溪湾从村前穿流而过,更是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张学海和村“两委”班子成员经过调研后,决定利用该村现有的绿色资源,打造一个集休闲度假、文化旅游、社会实践、研学教育、摄影娱乐为一体的写生基地,进一步拓宽贫困户的增收渠道。该方案很快得到了广信区煌固镇党委、政府和江西艺术职业学院的支持,并共同出资80多万元,于今年5月底开始动工建设,已于9月中旬完工。预计该基地每年可为村集体增加收入10余万元,可为贫困人员提供就业岗位8个。
王达春、张冬香夫妻俩都是残疾人,是村里纳入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写生基地投入使用后,村里安排王达春到基地的食堂烧饭,张冬香负责基地的保洁工作。“我们一日三餐都在基地吃,每人每月还能领到2000元工资。”提及目前的生活,不善言辞的王达春瞬间打开了话匣子。
“目前,已有上饶市周边县及南昌等地的学校、单位和企业前来预定写生、培训、开展素质拓展,订单已排到了今年底。下一步,我们将沿着方志敏等革命先烈曾在这里战斗过的路线修建游步道,依托写生基地,拓展红色旅游,确保每户贫困户如期实现脱贫。”张学海对塘里村未来的发展满怀信心。